查看原文
其他

春已归来

文字整理:闲云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3-05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音频的下半部分在最下面的阅读原文

在春意盎然的美好季节里,辛弃疾为何清愁不断?在他心里,事业、家国的春天究竟在哪里呢?系列节目《诗歌里的春天》第六集——《春已归来》。

作为军人,辛弃疾孔武有力(出自《诗经 郑风 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气。),铁骨铮铮。当他满怀着一腔热血,渴望有朝一日能挥师中原、恢复故土的时候,却遭遇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阻挠和障碍。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心中积郁了越来越多的苦楚无奈,他再也没有机会横刀立马、驰骋疆场,却只能将满腔的心事诉诸笔端。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这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绿意茵茵,花已开放,燕已归去,家人团聚,似乎一切都是如此地美好,然而辛弃疾的心中却是“新愁不断”,那么辛弃疾究竟因为什么而愁绪满怀?他所渴望的事业和家国的春天又在哪里呢?中南大学杨雨教授带你步入温馨浪漫的春日里,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诗歌里的春天》第六集——《春已归来》。

绍兴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公元1163年1月28号,这一天正逢立春。立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就是开始的意思,所以立春既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也标志着一年的开始。绍兴三十二年,这是23岁的辛弃疾人生当中第一个最重要的转折,因为就在这一年的闰二月,辛弃疾刚刚从金人统治下的山东回归南宋朝廷,迎来了他南归之后的第一个立春日,也迎来了他生命当中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这也促使他写下了他南归之后的第一阕词——《汉宫春·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这是辛弃疾词集当中的第一首词,也是他南归南宋朝廷之后的第一首词,也是他人生当中流传到今天的第一首词。当然不是说他在23岁之前就没有写过词,只是没有流传下来。而激发他人生第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第一首词作的灵感来源是谁呢?是他的妻子。“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这个美人就应该是他的原配妻子赵氏夫人。原来在山东生活的时候,大约在辛弃疾十七八岁的样子,在祖父辛赞的安排之下,辛弃疾迎娶了他的结发妻子赵氏。在绍兴三十二年,赵夫人携带着他跟辛弃疾的两个儿子辛稹、辛秬,一起回到了南方,所以这也是他们一家人在南方迎来的第一个立春日。宋代的风俗,在立春这一天,无论是男女老少都要在头上戴上“春幡”。“春幡”就是一种色彩比较鲜艳的小彩旗,一般会剪成燕子的形状,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辛弃疾写下《汉宫春》这首词的1163年,离金兵攻陷东京的1126年,已经整整过去了37年,宋金在东部以淮河为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对峙的局势。所以立春这天一大早,赵夫人就将艳丽的春幡戴在头上,迎接春天的到来。年轻姣好的面庞,乌黑如云的鬓发,配上艳丽的春幡,她是以一种特别美丽又喜悦的方式提醒了丈夫又一年春天到来了。那赵夫人这种很愉悦的迎接春天的心情,当然会感染到辛弃疾。也难怪夫人这么开心啊,因为回归南宋朝廷之后,辛弃疾被任命了江阴签判的一个差使(1.派遣。2.指官职或职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朱自清《背影》3.被派去做的事。帮着提提药葫芦,都感到是很美的差使。--吴伯箫《猎户》),而他的夫人赵氏恰恰是江阴人。所以尽管江阴签判这个官职还比较低微,他们这个时候的生活条件也比较地艰难,但是丝毫都没有影响赵夫人戴春幡、迎春天的大好心情。

“无端风雨,未曾收尽余寒”。乍暖还寒的立春,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当然“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也许是夫人头上燕子形状的春幡让辛弃疾联想到了候鸟燕子南来北归的这样一个习性。所以燕子能够自由自在地飞到北方的家乡,可是辛弃疾刚刚来到南方一年就已经开始激发起他思乡的情绪了,他说我什么时候也能够像燕子一样,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南方和北方之间飞来飞去呢?“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黄柑荐酒”、“青韭堆盘”,这又是宋代人过立春的两大风俗。在中国的古代,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跟农作物的耕种密切相关,而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还形成了不同的节俗。所以辛弃疾这首立春词当中的“黄柑荐酒”、“青韭堆盘”,反映的就是宋代人过立春要喝洞庭春色黄柑酒,然后要用韭菜、春饼这些食材来堆盘互赠亲友,来享受立春的美好的感觉。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从立春开始,东风可就要开始忙碌了,东风开始忙些什么呢?一会要忙着染红梅花,一会儿要忙着染绿柳树,没有一点功夫,可是东风再忙,居然他也忙中偷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它忙中偷闲干什么呢?它偷偷地溜进词人的镜子里面来转变词人的青春容颜,这也是辛弃疾的词集当中唯一的一次用朱颜来形容他自己的青春。其实,辛弃疾当时还只有23岁,正是大好的青春时光,他已经有了那种生怕美人迟暮、青春流逝的这种担忧和恐惧,他希望东风不要来让自己的青春容颜转变。这种担忧可能会引发他更加浓厚的伤春、惜春的情绪,那就是绵绵不断的清愁。

紧接着他有一个问句,“问何人会解连环?”说实话,在整首《汉宫春》这首立春词当中,最令人难以解释的就是“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为什么呢?因为整首词,像春幡、黄柑荐酒、青韭堆盘,还有燕子、大雁,这些都是跟春天紧密相关的意象或者是自然的景观,唯有“问何人会解连环”好像跟词的上下文没有一点儿关系,因为“问何人会解连环”,其实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在《战国策》当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秦昭王派遣使者出使齐国,并且送给齐国王后一份国礼,就是一套玉连环。那秦国使者正等着看齐国的笑话呢,齐国王后非常机智,她略微一想,然后命人拿来一个铁锤,一锤将玉连环击得粉碎,然后告诉秦国的使者,我们已经把玉连环解开了。秦国使者没有料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顿时是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齐国王后就是用这样一种机智和勇敢化解了齐国有可能面临的秦国的威胁。那么,辛弃疾在绍兴三十二年迎接的这第一个立春日和战国时候齐国和秦国之间的这样一种国与国间的恩怨,会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表面上看来这首《汉宫春》从头至尾都是在写辛弃疾迎接春天的心情,还有立春的风俗,还有伤春、惜春的情感等等等等,但这都只是表面印象,而理解这首词的关键恰恰在于这一句——“问何人会解连环”。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在春意盎然、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里,辛弃疾的心情应该充满了喜悦与满足,然而面对眼前的美好生活,辛弃疾却始终“清愁不断”。在他看来,此时的立春带给他的并不是勃勃的生机和希望,而是光阴荏苒、青春流逝的忧愁和无奈,是挥之不去的浓郁乡愁。是的,金兵南侵,故国难归,率兵北伐、恢复中原才是他一生最大的期盼。那么辛弃疾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乡愁呢?

辛弃疾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他是山东济南人,他出生的这一年的正是民族英雄岳飞被杀害的前两年,而山东济南已经被金政权统治了12年。金人在北方统治区对于汉族老百姓是实行了非常严酷的统治的政策,由于父亲早逝,出生在山东济南的辛弃疾一直是由他的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当时金兵入侵的时候,辛赞本来是在宋朝做官,他来不及跟随王室一起南渡,被迫在金朝当了官,但是辛赞是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在金朝,但是日思夜想的是如何报效南宋朝廷。辛弃疾后来在南归的时候,曾经在一篇奏章中这么写道,“大父臣赞……每退食,辄引臣辈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不共戴天之愤。尝令臣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辛弃疾回忆,他从很小的时候,他的爷爷就经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着被金兵统治的大好河山,告诉他,希望他将来能够继承爷爷不能够完成的志向,能够收复北方的江山,恢复国家的一统,而且他还两次让辛弃疾跟随着他的手下来到燕山去实地考察抗金的形势。

爷爷的这样一种言传身教,是从小就在辛弃疾的内心种下了对于金国的深仇大恨,也从小就立下了一定要赶走金兵,收复中原的这样一种志向。所以,尽管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仕宦之家,但辛弃疾并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他是上马能打仗,下笔能赋诗的这样一个军旅作家。在金人的残暴统治之下,北方的老百姓可以说是“怨已深,痛已剧,而怒已盈。”他们都眼巴巴地盼着南宋的军队能够打过淮河,将他们从水深火热当中解救出来。可是盼啊判啊,盼来盼去南宋朝廷他们发现是越来越指望不上了,所以在北方金人的统治区之内,汉人组织的起义是层出不穷。尤其是到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的时候,北方又相继聚集了两支声势很大的起义军,其中一支起义军的首领是一个农民叫耿京,另外一支起义军的首领就是我们的主人公辛弃疾。而且为了能够集中起义军的力量,辛弃疾是深明大义,他说服自己起义军当中的一些骨干力量,然后率着两千多起义军,一起投奔了耿京,而且做了耿京的掌书记。有了辛弃疾这样的帮手,耿京的起义队伍是越来越壮大,很快就号称25万人,给了金兵迎头痛击,也严重地动摇了金兵在北方的统治地位。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耿京也接受了辛弃疾的建议,准备南下,派辛弃疾的作为起义军的代表,南下建康去拜见驻跸在那里的宋高宗,表达他们要投奔南宋朝廷的这样一种意愿。宋高宗是亲自接见了辛弃疾,听到他们表达这个北方起义军想要归附的愿望,高宗当然很高兴,而且还当即授予了辛弃疾右承务郎的官职。就在辛弃疾圆满地完成这一使命,准备北归的时候,途经海州,他突然听到了一个消息。原来就在他南下联络南宋朝廷的时候,起义军内部发生了风云突变。起义军有一个部将叫做张安国,趁辛弃疾南下这个空档,因为收受了金人的贿赂,他发动了兵变,刺杀了起义军的首领耿京,而且还率领了数万起义军的兄弟一起投奔了金国。在路上,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震惊,于是辛弃疾当机立断,他的身边只有五十来号兄弟,可是他就率领这五十来号兄弟,连夜闯入有五万重兵把守的金兵军营。当时,张安国还在酒桌上和金兵的将领猜拳喝酒,没想到神兵突降,就在酒桌上,辛弃疾活捉了张安国,并且立即把他绑在马上一路冲出金兵的军营,而且一路冲,一边辛弃疾还振臂高呼,又号召了耿京当年万余起义军的兄弟和他一起冲出金兵的军营,而且是马不停蹄,连续奔驰了几个昼夜,一直到渡过淮河,南下建康,把张安国献给宋高宗给杀了,这一年辛弃疾才23岁。

活捉了张安国之后,辛弃疾就留在了南方,终身都没有再回女真统治下的山东。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宋高宗禅位给皇太子赵昚,这就是历史上的宋孝宗。应该说,在南宋的所有皇帝当中,宋孝宗还算是非常优秀的一位。孝宗一上台立即大刀阔斧地做了一系列的事情,让朝廷的气象为之一新。比如说第一件事情,孝宗一即位,就下令为岳飞平反,追复岳飞的原官,而且还下令厚礼改葬,还到处派人去搜寻岳飞的后代,决定要重用他们。第二件事情就是官员的调整。赵昚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1163年,他改年号为隆兴元年,正月宋孝宗拜史浩为右丞相,而且任用著名的抗金将领张浚为枢密使,开府建康,对隔岸对峙的金兵形成了相当的威胁。

那宋孝宗一上台,这样一个人员的布置,就显示出了孝宗北伐的态度。张浚经历过多次宋金的战争,是一个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将了,但是张浚在高宗朝一直不得重用,宋高宗很不喜欢张浚这个人,甚至说过,只要我在位一天,哪怕是亡国,我也绝不会用张浚来带兵。张浚这个人确实是有这种北伐的志向,但他也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轻率、冒进、急于求成。在隆兴元年四月,准备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之下,张浚贸然发动了对金兵的总攻,这次北伐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宋的军队就在符离这个地方遭遇了惨败。符离之败对于宋孝宗北伐的决心是一个很严重的打击,不仅他自己北伐的决心有所动摇,再加上太上皇宋高宗施加的压力,南宋朝廷又陷入了旷日持久的主和和主战的拉锯战当中。这就是绍兴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163年立春前后,南宋朝廷的一个基本的局势。

再看辛弃疾个人,他在这一年刚刚是冲破了千难万难,好不容易回归了南宋朝廷。尽管山东济南是他生命当中的第一故乡,但从小时候开始,辛弃疾和他的爷爷辛赞都将南宋朝廷视为他们精神上的真正的故乡,是他们精神上的“娘家”。他好不容易回归了娘家,本来是希望能够在南宋朝廷当中以正规军的身份正面和金军对抗,可是没想到,他一回来,立即被解除了武装,南宋朝廷只给了他一个江阴签判的小差事。而他带回来的万余起义军的兄弟,被当做流民遣散到各个州县,即使是这样,南宋朝廷还生怕他们起来作乱,这就是辛弃疾《汉宫春》的创作的基本的背景。

作为军人,他孔武有力,铁骨铮铮;作为诗人,辛弃疾的内心又是多愁善感的。“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无论春夏秋冬,在南边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他都会心怀故土,无数次梦回家乡的“西园”,醒来却徒增惆怅。辛弃疾是多么地羡慕那天边的群雁,在春暖大地,花儿绽放的美丽时节,能够展翅高飞,欣然北还。然而此时,他却受到南宋朝廷的猜忌,被频繁调动于不同的地方官任上。率兵北伐、恢复中原的梦想已然落空,只能遥望北方,仰天长叹,那么在《汉宫春》里辛弃疾究竟是如何表达他细腻而又复杂的情感的呢?

作为辛弃疾南归之后的开篇之作,他不仅仅是要在这首词当中来表达赏春、惜春的这样一种喜悦之情。“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词一开篇好像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喜悦的迎春的感情,可是马上“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我想这两句词已经开始有了很明显的象征意义,这种无端风雨表现的其实就是辛弃疾对于朝廷、对于国事的深深的担忧。他一直以来是那么地盼望能够以南宋朝廷正规军的身份打回山东,收复自己的家园,可是没想到“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去年南来的燕子,今年又可以飞回北方的故乡,而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去呢?“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这几句是这首词的核心问题。南宋朝廷的统治者会不会有像当年齐国王后那样智勇双全的人,能够解除南宋朝廷所面临的种种危局呢?这才是辛弃疾在《汉宫春》当中最想表达的意愿。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春光稍纵即逝,而朝廷抗金北伐的大好时机也稍纵即逝,所以他怕看到春天的花开,更怕看到春天的花落,因为花开花落意味着时光的流逝,而北方的燕子可能会比他还先回到故乡,自己何时能够堂堂正正的在南北之间自由的往来呢?所以我们看,立春这一天,在大家都戴着袅袅春幡、喜气洋洋地迎接春天的时候,而辛弃疾却在他的《汉宫春》词当中表达了赏春、伤春、惜春、留春、思乡、忧国、报国的种种丰富的意蕴。而这首《汉宫春》流露出来的这种创作风格和基本情绪,可以说也奠定了辛弃疾南归之后所有词作的基本情调。

十六年后,也就是淳熙六年的三月,辛弃疾从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在他的同事为他饯行的宴席上面,辛弃疾又写下了一首非常有名的惜春词作《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又是一个春天,自从1163年立春辛弃疾写下第一首词作之后,十六年过去了,这十六年来,辛弃疾没有任何一次机会能够像他一直所希望的那样走上战场,正面的抗击金兵,他只能不断地辗转在各个地方官的任上。不过辛弃疾是一个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个很有政治才能的官员。所以经常他到一个地方,没过多久,这个地方的民情、这个地方的政治都会大有起色,可是因为他的才干太突出,又会不断地引起朝廷的猜忌。所以经常是在一个地方没干多久,刚刚做出一点政绩来,朝廷一纸调令,又把他调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而淳熙六年春天从湖北调任湖南的时候,他在湖北转运副使的职位上,也仅仅只呆了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说,这十六年来辛弃疾是望志未酬,所以他的这首《摸鱼儿》词是非常强烈地表达了他这样一种惜春的情绪。

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梦,希望能有一天金戈铁马、挥师北伐,然而在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局面下,复国之梦是如此地遥不可及。外部恶劣的政治环境与内心强烈理想之间的冲突,导致了辛弃疾郁愤难抑,他心中的苦闷、悲愤与不甘,只有他自己明白。“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这是何等的无奈与落寞,与当初南归时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相比,此时在官场上屡遭打压、壮志难酬的辛弃疾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当中,满腔热血唯有熔铸成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动人诗篇。

落红无数的春景引发了词人无限的伤怀,那娇嫩的春天,哪里经得起一番又一番的风雨摧折呢。春天匆匆忙忙地来,又匆匆忙忙地去了,所以他想大声地挽留春天,“春且住”,可是春天会不会理睬他呢?“怨春不语”,春天不说话,自顾自地流过去了。反而只有屋檐下的蜘蛛,好像还在成天尽心尽力地织着蛛网,试图去粘住漫天飞扬的柳絮,来表达它们挽留春天的这样一种情绪。可以说,词的上一片是直接地来抒发辛弃疾惜春的这样一种情意,而下一片就转入了历史的感怀当中。

这首词的下一阕,连续用了三个历史上著名的女性的故事来表达辛弃疾这个情绪。第一个女性——长门事,说的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的故事,就是那个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当年陈阿娇皇后是汉武帝多么宠爱的妻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是汉武帝是个喜新厌旧的人,后来又拥有了年轻貌美的歌妓卫子夫,于是立卫子夫为皇后,把陈皇后打入冷宫——长门宫。据说在漫长而寂寞无聊的等待当中,陈皇后曾经花重金聘请汉朝的第一才子司马相如为她写了一篇《长门赋》,由借《长门赋》来向汉武帝表达,虽然你不要我了,虽然你冷落我了,但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等待着你,忠诚于你。所以,其实辛弃疾在这里是以陈皇后来自比,他认为自己就是那样一位高贵的、忠贞的贤臣,可是遭遇了皇帝的冷落。“蛾眉曾有人妒”,因为朝廷当中妒忌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词中写到的第二个女人是杨玉环。杨玉怀曾经专宠多年,有了杨玉环之后,在唐玄宗的眼里,那可是“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有了顾盼生辉的杨贵妃,其他所有的女子都不在唐玄宗眼里了。可是就是这么宠爱的杨贵妃,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在马嵬坡发生兵变之后,唐玄宗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不得已赐死了杨玉环,她的结局是很悲惨的。词中提到的第三个女人——赵飞燕。赵飞燕是汉代汉成帝最宠爱的女人,也是专宠很多年,可是汉成帝死了之后,赵飞燕也失去了最有力的靠山,最后是被迫自杀。

杨玉环也好,赵飞燕也好,当年都是恃宠生骄的女子,当年都曾经风光得意,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玉环飞燕皆尘土”,最后不过像尘土一样消失在历史的烟尘当中。所以辛弃疾一方面以地位最为高贵的陈皇后自比,一方面又把朝廷里面那些小人比作是一时风光得意的杨玉环、赵飞燕这样的女子。甚至这首词一创作开来,有人就在里面去挖掘微言大义了,比如说最后两句——“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有人就说了,这个斜阳怕不就是指宋孝宗吧?宋孝宗一听也很不高兴,你一个大臣居然敢把皇帝比喻成是摇摇欲坠的斜阳,你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呢。不过当时宋孝宗没有马上治罪,但是就在辛弃疾离开长沙,调任江西之后不久,朝廷的旨意下了,辛弃疾被彻底罢官,从此开始了长达20来年的闲居、退隐的生活。这二十来年,辛弃疾是“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廉颇还没有老,英雄的利剑却不得不长居剑鞘,再没有一鸣惊人的机会。

开禧三年,也就是1207年,金人以索要权臣韩侂胄的脑袋为条件和南宋朝廷议和。韩侂胄勃然大怒,又再次想起了抗金作战,又再次想到了要请辛弃疾出山来振奋士气,可是这一年,68岁的辛弃疾,再也没有办法像当年一样豪迈的出山了。1207年,这也是辛弃疾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年,68岁的辛弃疾是抱恨长眠。在他临终前,他还曾经用他全身的力气,高呼了几声“杀贼”、“杀贼”,那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心声。我不知道在68岁的辛弃疾高喊“杀贼”、“杀贼”的时候,他有没有曾经想起过44年前,当他23岁的青春年华当中,在南归的第一个立春,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美人头上的袅袅春幡,然后期待着每一年的立春都能够享受着“黄柑荐酒”、“青韭堆盘”的惬意,向往着能够像燕子、像大雁一样能够自由自在的在南北一统的大好江山当中来来往往。我想那一定是辛弃疾这一生最坚定的愿望——“春已归来”、“春且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